《圣女战旗》猎兵技能推荐图(法国为什么会输掉普法战争)

2023-03-28 10:50:11

法国为什么会输掉普法战争

普法战争是一场由普鲁士蓄谋刺激法国,而法国受不了挑衅主动宣战,双方在战前都自信满满,结果却是法国被普鲁士被吊打的战争。也就是说,这场战争的过程和结果虽然是一边倒式的战争,但是法国并不弱,只能说普鲁士太逆天了。普法战争之前,法国人非常自负。法国的激进民族主义分子认为捏死普鲁士就跟捏死蚂蚁一样,当然了,法兰西人自负也是有资本的。因为就在与普鲁士开战的前十几年,法国连续打赢了两场欧陆霸权争霸战:1853年—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联合英国痛殴当时的欧陆霸主沙俄;1859年帮助意大利打赢了奥地利帝国,赢得了第二次意大利独立战争。在这两场战争中,法军表现出了一支高度职业化应有的表现:擅长打局部战争,火炮的威力优于对手,战术比俄奥更合理;并且战争理念更先进,比如法军普遍配备无线电报和战地医院、将铁路运输、统一校表进攻等先进理念融入战争。不恭维的说,这一阶段的法国陆军与英军水平持平,在欧洲大陆是要高出沙俄和奥地利一个档次的。除了陆军之外,法国的工业化水平在当时欧洲大陆也是最高的。尽管跟英国有差距,但是比欧陆国家的水平要高。法国当时的社会工业化程度、的组织能力、对基层控制力(动员青壮年入伍和征税)、的武器装备和训练水平等,都处在欧洲领先水平。前面吹了那么多法国的优势,下面再来说普鲁士。普鲁士之所以能在普法战争中可以吊打法国,是因为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仅吸取了法国的优势,还在法国的基础之上又有进化。比如说法军的大炮厉害,轰的沙俄和奥地利很惨。普鲁士的钢制克虏伯大炮更狠,直接把法军轰懵逼了(克虏伯炮比法国拿破仑炮的射速快两倍,射程远三倍)。法国人的火炮其实已经很厉害了,只不过普鲁士的炮要更高一个层次。再比如法军擅长用铁路运兵,克里米亚战争中就打的骡马运兵的沙俄一脸懵逼。但是普鲁士玩的比法国更溜。战争爆发后,法军在一个月内将二十四万人运到了普法边界,然而普鲁士是三十七万人。法国不算差,只是普鲁士更优秀。还比如战争潜力,法军是高度职业化的近代陆军,兵力和素质都很高。但是普鲁士针对法国的这一特点,建立了预备役制度。使得普鲁士的常规武装虽然不如法国,但是打起仗来,动员百万有经验的士兵入伍根本不是问题。后来普法战争中,普军随时都能保证两倍兵力痛打法军。(法国也可以临时动员百万人入伍,但是素质不行)还有参谋部制度,其实法国的参谋部的雏形在大革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1795年贝尔蒂埃正式成立了参谋部)。但是后来法国人貌似忘记了自己的这项发明,反倒是普鲁士在其基础之上发扬光大,普军的参谋部用严谨的战前规划打的法军一脸茫然。像这种东方不亮,西方亮的悲剧后来又多次上演,比如法国人提出了装甲兵突袭的战术,结果法国高层嗤之以鼻,这一战术传到德国后被发扬光大,经过多次修改后,变成了二战期间著名的闪电战术。上面说的都是细节,普鲁士真正能在战争中吊打法国的原因,其实在于两个方面:国力几乎持平以及双方在战前的态度差异。先说国力,普法战争名义上是普鲁士与法国的战争。但实际上这场战争是北德联盟与法国的战争。不管法国人认可不认可,统一以后的北德联盟,其工业生产能力已经跟欧洲霸主法国持平了。并且在某些方面,比如煤矿开采量超过了法国。而煤炭恰恰是工业化时代最为重要的资源之一。除了工业化水平之外,人口方面普鲁士也赶上了法国。在十八世纪以前,法国一直是欧洲人口最多(如果不算哈布斯堡王朝这种多国联合体的话),到了十九世纪才被沙俄赶超,但仍然在欧洲排第二。然而统一后的北德联盟,直接就把法国给赶超了。在那个年代,人口就意味生产力,法国的人口不占优势了,经济被赶超只是时间问题。到了普法战争爆发的那一年,北德意志在钢产量、人口方面都超过了法国,成为了欧洲大陆上的一个与法国旗鼓相当的势力——而且德国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法国。普鲁士在经济和人口赶上法国,这对于法国来说是很严酷的现实。但是法国却没有意识到这点,没有将普鲁士视为与自己对等的对手。这就很严重了!相比于默然的法国,普鲁士却是摩拳擦掌,早就做好了与法国的这一战。首先是战略方面,法国人认为,普法战争就是普鲁士与法国的战争,欧洲诸多列强以及德意志部分邦国一定会支持自己;然而普鲁士早就搞定了法国人的盟友,不仅拉拢了能够拉拢的德意志联邦对它的支持,还打通了英国、意大利、俄国这些列强的关系。当时在铁血宰相俾斯麦的联络下,英国人临时,法国太过高调了,英国想让普鲁士教训一下法国。至于奥地利和沙俄,他们先前被法国暴揍过,也乐于看到普鲁士收拾收拾法国人。最后是搞笑的意大利,他们一贯的墙头草。结果普法战争便变成了德法战争。整个德意志民族,除了奥地利外,都参与了暴揍法国的行动。包括一向跟普鲁士不和的南德联盟也参加了战争。其次是战术层面。法军虽然久经战阵,各级指挥员经验丰富,打遍四大洲。但是在法军的体制中,除了近卫军外,平时不设军、师两级编制,也就是没有大兵团作战的指挥机构。全靠战前临时编组,协调能力很差。并且法国在战前没有制定周密的战争计划,仓促制定的计划存在很多漏洞。相比于法国,普鲁士就严谨的多了。普军参谋总长奇将军将法军的行动预测到了一个非常详细的程度,他连法军的主攻方向和动用兵力都算的一清二楚,保证了普军可以集中优势兵力对法军进行打击。备注:毛奇预料,法军会首先发起进攻,而且进攻方向一定是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并且毛奇还根据法国铁路的情况,计算出了斯特拉斯堡的铁路没有能力集结法军的全部主力,至少有十五万人的法军要在斯特拉斯堡以西靠北一点的梅斯下车集结。而梅斯和斯特拉斯堡中间有一座孚日山脉,这等于法军的主力被分开成两部分了。普军只要判明了法军进攻方向和兵力,就可以集中优势兵力对分成两部的法军分而击之,然后再对阿尔萨斯和洛林发动坚决的进攻,在总决战中歼灭法军的主力,并占领巴黎。普鲁士的胜利,直观表现有四点:战争计划周密;兵员充足;动员、集结迅速;重武器装备优于法军。战争开始后,法军果然按照普军参谋部的规划行动,正好落入了普军的陷阱。普军依靠预备役制度和铁路优势,迅速向前线投入两倍于法军的兵力,并利用大炮的优势,打的法军节节败退。而法国方面则因为战前规划稀烂,战争开始后又一再修改,甚至连远在巴黎的皇后都可以遥控前线,导致法军始终被动挨打。法军本来有机会可以撤到后方继续抵抗,与普鲁士打消耗战。但架不住猪脑子一般的高层的瞎指挥,前怕狼后怕虎,最后导致素质很高的法国常备陆军变成了牺牲品。当然了,最关键的是普鲁士国力提升,北德联盟的经济追上了法国。有充分的物质基础做保障,为德意志联军战胜法国创造了条件。如果没有这一点,普军即使再善战,毛奇的规划做的再好,法军高层再轻敌,这场战争也不会打成一边倒式的结局。至于普鲁士在拿下巴黎后为什么不乘机灭掉法国,这个道理很简单。普鲁士并没有灭掉法国的计划,俾斯麦的目的是打败法国,寻求德意志的统一(除奥地利),灭掉法国并不在普鲁士的计划中。另外欧洲其它大国也不允许普鲁士灭掉法国,比如奥地利,弗兰茨皇帝乐于普鲁士和法国狗咬狗,但是如果法国惨败,谁能保障普鲁士不会调转枪口打奥地利?事实上战争期间,普鲁士在奥地利方向布置了大量的兵力,就是为了防御奥地利可能会出兵干涉。再就是英国,虽然英国人希望普鲁士能教训一下法国,但也仅仅是教训。如果让普鲁士吞并了法国,欧洲又会出现一个类似拿破仑帝国的对手,这是英国人不愿意看到的。而以德意志当时的实力,还惹不起英国。不过当时普鲁士的一些狂热分子还是对法国下了死手(包括俾斯麦),不仅让法国赔了五十亿法郎,还割走了阿尔萨斯和洛林。这一下成功的激怒了法国人!尽管俾斯麦后来极力的想缓解法德关系,但是法国的民族主义者始终不买账。后来俾斯麦认识到法德之间已经无法调和,就转而谋求德意志、奥匈帝国、沙俄的三皇同盟,争取德国在与法国决战时,不至于双线作战。结果傲慢的威廉二世了俾斯麦的外交政策,激怒了沙俄沙皇。而法国人又用金钱攻势收买了沙俄。最终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拖垮了德国,报了普法战争的一箭之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