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伤风感冒怎么办
谢谢邀请!小儿纯阳,表病较多,感冒也多为风热。如果为风寒型,多见恶寒重,发热轻,体质弱,治宜辛温解表,可用葱豉汤(葱白,淡豆豉,生姜)按小儿的月龄或年龄配量服用,並保暖,多飲温开水即可。症状明显者可服荆防败毒散加减或成药通宣理肺丸,按说明书用。必要时加西药扑尔敏片(按照体重计算)服用。重要的是做好护理,合理飲食,以增强体质。以上供参考之。
哈尼族的基本情况
[编辑本段]【民族概况】哈尼族,少数民族之一,是的一个古老的民族,哈尼族主要分布的滇南地区,包括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普洱市和玉溪市。哈尼族见于汉文史籍的名称,有“和夷(蛮)”、“和泥”、“窝泥”、“阿泥”、“哈泥”等。自称多达30余种,如“哈尼”、“僾尼”、“碧约”、“卡多”、“豪尼”、“白宏”、“布都”、“多尼”、“叶车”、“阿木”等等。
[编辑本段]【民族分布】
现有人口1253195人。主要聚居在滇南红河和澜沧江之间的元江、墨江、绿春、金平、江城等县,思茅、西双版纳、澜沧等市、州、县也有分布。主要从事农业,善开梯田。
[编辑本段]【语言文字】
哈尼族人使用哈尼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分哈雅、碧卡、豪白3种方言,各方言中又包含若干种土语。哈尼族原来没有自己民族的文字,1957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1]
【民族历史】
哈尼族有许多种自称,以哈尼、卡多、雅尼、豪尼、碧约、布都、白宏等自称的人数较多。另外还有糯比、糯美、各哈尼族和、哈鸟、腊米、期的、阿里卡多、阿古卡多、觉围、觉交、爱尼、多塔、阿梭、布孔、补角、哦怒、阿西鲁玛、西摩洛、阿木、多尼、卡别、海尼、和尼、罗缅、叶车等自称和他称。哈尼主要居于红河南岸的红河、绿春、元阳、金平等四县;雅尼居于西双版纳自治州及澜沧县;卡多、豪尼、碧约、布都、白宏等均交错聚居或散居于景东、镇沅、墨江、新平、元江、普洱、江城等县。本民族内部之间的互称和其他民族对哈尼族的称谓也不尽一致。见于汉文史籍中的历史名称,秦汉时期称“昆明叟”,魏晋南北朝时期称“乌蛮”,唐南诏、宋大理国时期称“和蛮”,元朝称“斡蛮”、“斡泥”,明朝称“窝泥”、“和泥”,清朝称“和泥”、“窝泥”、“禾尼”。哈尼族在各个历史时期不同名称的出现及其分布变化,反映了历史上他们迁徙流动的情况。名称虽多,其音义却基本一致,均与目前的自称和互称相同或相近,都从“和”音,其义仍为“和人”。可以说,哈尼族两千多年来基本上就具有一个统一的名称“和人”。成立后,根据本民族的共同意愿,以人数较多的自称“哈尼”为本民族统一的名称。(李永燧、王尔松编著:《哈尼语简志》,民族出版社1986年版,第129页。)
对哈尼族的历史渊源,民族学和历史学界大致有四种观点:①东来说;②两向族源多种文化融合说;③红河两岸土著说;④“氏羌系统”南迁说。东来说以滇南地区部分哈尼族采用父子连名谱系追根溯源到南京应天府柳树湾,或山西、河南、江西、贵州等地,并以此为依据,认为哈尼族与汉族的渊源同出一辙。两向族源多种文化融合说认为今天从事山居农耕的哈尼族是“由青藏高原南下的北方游牧部落与云南高原北上的南方稻作民族——夷越融合而成的新型稻作农耕民族”。就族源论,“当是双向的、复合的,即南方土著民族与北方游牧民族的交汇与融合”。就文化论,是一种“南方夷越海滨文化与北方游牧部落的高原文化的化合体。”(史军超《哈尼族与“氏羌系统”》,载云南《民族文化》1987年第5期)。红河两岸土著说以出土文物为证据,认为哈尼族系红河地区的土著,与西北高原民族毫不相关。(孙官生《论红河流域是早期人类发展的重要区域之一》,载《红河文物》1986年第3期。)“氏羌系统”南迁说是比较流行的观点。它认为哈尼族同今天云南省境内十几个彝语支系的民族一道,其主流均同源于古代氏羌部落族群。据《史记》、《汉书》、《后汉书》等史籍记载,氏羌族群原游牧于青、甘、藏高原。秦献公时期(公元前384-362年),秦朝势力迅速扩大,大肆进行征服邻近部落侵扰的活动,氏羌族群流迁各地。在迁徙中,南迁的羌人不断繁衍,形成耗牛种和越嶲羌、白马种、广汉羌等若干部落,活动于今川西南、滇西北、滇东北的广大地区。史学家将这些南迁的羌人遗裔统称为“和夷”。和夷名称虽不单指一个民族,但无疑包括哈尼族先民在内。这一记载,与哀牢山区哈尼族的民间传说基本一致。相传哈尼族的祖先,曾游牧于遥远的北方一个名叫“努玛阿美”的地方,尔后逐渐南迁,居住在“谷哈”和“轰阿”(指滇池、洱海沿岸)广大地区,与“昆明种人”相互交错杂居。后因遭异族侵扰,分两条路线往南迁徙:一条即早先“和夷”自川西南迁经滇池昆明一带,再经南迁至滇东南的六诏山区;一条自滇西北迁经大理湖滨平坝,然后分别南下到今哀牢山、无量山区的景东、景谷、镇沅、新平至石屏、建水、蒙自、开远,继而至元江、墨江、红河、元阳、绿春、江城及西双版纳等地。
隋唐时期,哈尼族与彝族的先民同被称为“乌蛮”。唐初,哈尼族开始从乌蛮中逐渐分化,散布于哀牢山、无量山广大哈尼族银饰地区的哈尼族被称为“和泥”。滇东南六诏山出现的“和蛮”部落,曾多次向唐朝贡方物,开始了与中原政治经济的联系。南诏崛起后,各地哈尼族直接隶属于南诏,与滇东北、滇南彝族一起,被统称为37部蛮。其中的因远(元江)、思陀(红河)、溪处(元阳、金平)、落恐(绿春)、维摩(丘北、泸西、广南)、强现(文山、砚山、西畴)等7部均大部分为哈尼族,处于南诏奴隶制的统治下。10世纪中叶,南诏通海节度使段思平率37部蛮,会盟于石城(曲靖),直驱洱海,于937年摧毁了杨氏的“大义宁国”奴隶制,在云南建立了大理段氏封建领主。哈尼族各部落,因得到大理国段氏的分封,开始建立领主制度。六诏山区各部哈尼族,以强现部最为强盛。其领主龙海基“素为诸夷所服”(见《新纂云南通志》卷一七四,《土司考·开化府》。),统一了各部大小领主。宋皇祐时,因向导宋将杨文广过境有功,受宋王朝令世领六诏山区,世代为滇东南最高领主。滇东南哈尼族便与中原有了密切的联系。
13世纪中叶,元朝灭大理段氏,统一诸部,设云南行省。元宪宗六年(1256年)立阿万户府(至元十三年改为临安府),辖今红河州大部、文山州一部。龙海基九世龙健能曾一度被授为阿万户府总管,加强了与内地的联系。哀牢山区各部哈尼族,从10世纪中叶进入封建领主社会。1256年后,元朝设置元江万户府,思陀设置和泥路,落恐、溪处分别设置正副万户府等统治机构,以哈尼族首领为土官分别直隶于云南行省。后又将元江万户府改为元江军民管府和元江路,统辖哀牢山地区哈尼族各部,加强了直接统治。
明初,明军征云南,龙海基16世孙龙者宁迎明反元,使得明军直捣梁王府,迅速摧毁了元朝在云南的最后统治,改云南行中书省为云南布政使司。在哀牢山哈尼族地区,成立各部长官司,多由哈尼族土官充任。各地哈尼族土官与中原皇朝的关系更为亲近。思陀遮比、溪处自恩、落恐他有、瓦渣阿英等土官,分别接受明皇朝所赐李、赵、陈、钱等汉姓。明初,在云南实行军屯、民屯、兴修水利,发展生产。不少汉族进入哈尼族地区,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促进了哈尼族社会的经济发展,使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当时的六诏山“土田多美,稼穑易丰”(乾隆《开化府志》卷九,“风俗种人”条)。14世纪中叶以后,新平、元江、墨江、普洱、镇沅一带的哈尼族逐步向封建地主制经济过渡。
明末农民起义军残部李定国,在哈尼族等各族的支持下,在云南建立了抗清根据地。清兵进逼云南以后,哈尼族头人龙韬等联合六诏山、哀牢山区哈尼族等各族,推举宁州(华宁)土官禄昌贤为首领,于1665年举行了席卷整个滇中南的反清大起义。起义失败后,清就此废除六诏山区各土官领地,实行改土归流,分属开化、广西两府,从此结束了哈尼族龙氏在滇东南近500年的统治。哈尼族居民逐渐与其他民族融合,有的则迁至红河南岸哀牢山区。至此,滇东南六诏山区哈尼族基本绝迹。与此同时,清在哀牢山区也推行改土归流政策,废除因远罗必甸长官司,属元江州管辖;改马龙他郎甸长官司、钮兀长官司为他郎厅(墨江),隶属普洱府。思陀、溪处、落恐等各土司仍旧不变,继续实行土司制度。(云南省历史研究所编著:《云南少数民族》,云南出版社1996年版,第82-86页。)1817年,红河南岸宗哈(今元阳县攀枝花乡)新兴地主高罗衣聚众700多人起义,自封“窝泥王”。起义军曾一度攻克麻栗寨、新街、芭蕉岭、逢春岭、溪处、瓦渣等土司领地,给土司领主以沉重打击。起义失败后,高罗衣被俘身亡。1853年秋,哀牢山中段镇沅、墨江、新平等地各民族在田四浪(本名田以政,墨江哈尼族卡多人)领导下,聚众3000多人起义,一度攻占镇沅县全境和西南部哀牢山区。
1856年,起义军与李文学率领的农民起义军结盟,田四浪被推举为“夷家兵马副元帅”,分领哀牢山中、下段农民起义军。起义军一度攻占了许多地方,有力地打击了封建领主和清王朝的黑暗统治。1870年12月,田四浪被俘,于次年被清兵杀害。
1917年,金平猛丁土司区管辖下芭蕉河的苗族在女“苗王”马勃迈的带领下发动起义。元阳县多沙寨女青年卢梅贝一马当先,率领当地哈尼族义军英勇作战,被“苗王”封为大将。年底,义军汇集于茅山,推举卢梅贝为联军统帅,分路扫荡各地土司势力,多次给官军以沉重打击。1920年春,义军战败于马鹿塘——茅山一带,卢梅贝在群众的掩护下幸免于难。哈尼赞扬她为各族英勇斗争的精神,尊称她为“多沙阿波”(意为多沙寨的“阿爷”)。
近百年来,哈尼族此起彼伏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由于当时历史条件的局限,都归于失败。只有在党的领导哈尼族男子下,革命斗争才逐渐走向胜利。早在大革命时期,今开远、蒙自、个旧等县、市就已经有了党的地下组织,继而扩大到滇东、滇西各县。1930年左右,哈尼族主要聚居的墨江县,是当时云南地下党活动的主要地区之一。党组织了读书会、"穷人相帮会"等活动,教育和培养了广大贫苦农民及许多优秀的哈尼族知识分子,在哈尼族地区撒下了革命的火种。1947年底,滇南临时工委在个旧秘密建立。次年,在元江彭泽正式建立红河地区的游击武装。这支队伍东征西战,不断壮大,1948年正式编组成“云南讨蒋自救自卫军第三纵队”,得到了哈尼族的极大的响应和支持,党领导下的哈尼族地区的游击武装,迅速燃起了革命斗争的燎原烈火,迎来了全国解放的伟大胜利。
[编辑本段]【文化艺术】
哈尼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内部可分哈(尼)僾(尼)、碧(约)卡(多)、豪(尼)白(宏)三种方言和若干土语。哈尼族没有传统的文字,20世纪50年代为其创制了一套拼音文字,今仍在试行中。
哈尼族认为万物皆有灵,人死魂不灭,于是盛行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有丰富的口头文学、民间舞蹈。男女老少都喜欢随身携带巴乌、笛子等乐器。以农历十月为岁首,传统节日主要是“扎勒特”(十月年,即新年)和“矻扎扎”(五月节)。
哈尼族是一个与音乐歌舞为伴的民族,主要舞蹈有大鼓舞、棕扇舞、木雀舞、罗作舞等。乐器有俄比、扎比、三弦、四弦、把乌、响篾、稻杆、叶号、竹脚铃、牛皮鼓、铓锣等。把乌为哈尼族独有乐器,极有名,金竹制成,状如笛子。吹嘴有、音色宽广浑厚,意韵悠远缠绵。近年经音乐家改制,音域扩大,音色更为丰富,曾受邀赴欧洲诸国演奏,深受欢迎。
有谁帮我介绍下云南的瑶族
瑶族是我国人口超过一百万的15个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广西、湖南、云南、广东、贵州、江西6省区的130多个县市。广西瑶族占全国瑶族总人口的61%,湖南次之,云南再次之。“大分散,小集中”是瑶族人口分布的主要特点。 云南瑶族人口占全国瑶族人口的10.37%,一半以上分布于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富宁、 麻栗坡、马关、广南4县较多。此外,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屏边、金平、河口等县,西双版纳州的勐腊县,思茅地区的景东、江城、墨江等县均有分布。 文化民俗 1、服饰 瑶族服饰因支系和地域不同而有差异,但通常都喜穿黑色和深蓝色衣服,布料自织自染,自己刺绣挑花。 瑶族男女喜蓄长发。妇女头饰很讲究,椎髻插簪,佩戴银花。银牌、银串珠,耳环、手镯、戒指等银饰品,各支系或同一支系中妇女的头饰也不尽相同,有的头竖顶板,有的戴尖幅,有的戴竹壳等。云南文山“蓝靛瑶”妇女,头戴的银雀、银花、银珠、银铃等银饰及银链、项圈等,至少有3--5斤重。富宁县的“顶板瑶”,妇女剃发,包头帕。有的地区瑶族妇女头戴一种高耸支架,上蒙黑布,下垂红色缨络的腊角帽子。“红头瑶”则以“冠红巾”为饰。瑶族男子一般蓄发盘髻,以红布或青布包头。 瑶族妇女服饰花样繁多,蓝靛瑶着青黑布衣裤,衣长过膝,以红白色镶边,有前后裙。云南邱北、红河一带的“红头瑶”,有的上穿无领短衣,束腰带,下穿青色碎花白边褶裙。有的穿长可掩膝,袖口宽大,胸围、袖口皆刺绣花纹和边镶浅蓝色的衣服。有的只镶衣边,裤子一律青色,长短不尽相同;有的在裤脚上部刺绣花纹。富宁县一带的瑶族妇女多数上着青黑布无领斜襟长袖衣,袖口镶蓝黑白布边,外套蓝色或白色小垫肩,垫肩接胸襟,胸襟上钉密钮扣并绣横排花纹,下着裙或长裤,裙边裤脚镶红色布边,围黑布腰巾,裹绑腿。 瑶族男子服饰较朴素,一般着布扣对襟长袖衣,领边袖边常以挑花图案装饰,衣外多套无领白布褂,打绑腿。 瑶族妇女的装束有未婚、订婚、已婚之别。其标志有三,一是绣花鞋。未婚绣红花,订婚绣黄花,已婚绣白花。二是头帕三条线,红色未婚,黄色订婚,白色已婚。三是头帕上刺绣的16朵花,红色未婚,黄色订婚,白色已婚。 回页首 2、饮食 狩猎是古代瑶族先民的集体劳动,猎物是他们的主要食物源之一。随着畜牧业和农业的发展,瑶族掌握了栽培技术后,大米、玉米、红薯等粮食作物成为瑶族的主食。瑶族的副食分素菜、荤菜两类,素食除自家栽培的蔬菜外,还有野生的蕨菜、竹笋、魔芋、香姑、木耳、松茹等。荤菜除饲养的猪、牛、羊、鸡、鸭、鹅等家禽家畜外,猎取到的黄、野猪、山鼠、鸟类等也是瑶族日常生活的主要肉食品。 瑶族地区有许多风味小吃,不同的风味小吃又往往与当地的风俗相联系,如“青精饭”是古代祭社时的供品。也是节日互相馈赠的礼品,一般采用枫木煮水沧染糯米后,蒸制而成,色美味香。鸟酢是瑶族别具风味的佳肴,是用一种叫“雪鸟”的候鸟肉腌制而成。腌制方法是将炒黄的大米磨成粉,加食盐后填入雪鸟肚里,放入瓦坛密封腌制一年以上为佳品,酢肉咸里带香,腌制5年以上的鸟酢汤,是医治痢疾的特效药。“打油茶”是瑶族地区普遍盛行的一种饮食习俗。以茶叶、大米、茶油为主要原料。制作时,先将大米炒焦,放入茶叶、油、盐、再加入姜、蒜、葱,加入开不煮片刻即成,风味独特,瑶家常以此款待客人。“涝糟酒”俗称“米汁酒”,是瑶族传统食品,用糯米饭加自制酒药沤制而成。清晨上山劳动,通常用绿叶包一包涝糟酒,午餐食用。瑶家也常以酒代茶待客,客人必须连饮三碗,否则被认为失礼。猪血香肠,营养丰富,有强身功效,也是瑶族传统食品之一。 瑶族有简朴的习俗,红白喜事,历来从简,宴席以蔬菜、豆腐之类为主,肉食仅一碗肥肉。据说,此俗是遵循先祖盘瓠勤俭的教侮。 回页首 3、建筑 历史上瑶族迁徙频繁,住房十分简陋。据宋代典籍记载:“山瑶穴居野外,虽有屋以庇风雨,不过是剪茅叉木而已”。住房多为“人字寮”棚舍。甚至居山洞,人畜同室,以后,竹、茅、瓦屋逐步代替“人字寮”直到近代,随着经济发展,居住才相对稳定。特别是新建立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住房条件不断改善,少数瑶族地区出现了“小洋楼”,但竹木结构、土木结构、干栏结构、砖瓦结构等不同类型结构的房屋,仍是瑶族地区的主要建筑形式。 竹木结构住房 山区“勉”族系瑶族多居此房舍。房屋以木头为柱,竹片为墙,屋顶加盖茅草或竹瓦。一栋三间,中为厅,两侧前为火塘,后为卧室,房前屋后搭有洗澡棚、猪圈牛栏、晒粮食衣物的晒楼。 干栏区住房 自称“布努”的瑶族多住此种房舍。屋分两层,上层住人,下层饲养家畜或放置农具。上层正中为厅,左右为卧房,卧房外伸出的小房为碓房、厨房、存放粮食的房屋多建于屋外或村外空旷处。 砖瓦结构住房 自称“拉珈”的族多住此屋。房舍狭长,内分大厅、中厅、后厅三层。猪圈、鸡舍置于大厅旁,大厅正中有敬祖神台。大门高耸,左或右上方建有吊楼,屋檐下绘制有彩图。 瑶族的土木结构房舍,形式与汉、壮民居建筑基本相同。 瑶族建房,一般是亲帮亲,邻帮邻,建房之家则以便饭相待,竣工时,款待酒肉以致谢意。动土须择吉日,房屋座向按阴阳五行择定,并先祭鲁班神,乔迁新居时,必举行祭祀,仪式十分隆重,先请师公择定黄道吉日,有固定的入房程序,在祝贺的亲友帮助下,以一把火开道,然后依次提水、抬米、拿碗筷、锅、搬被盖。进屋时,开始放鞭炮,这时师公设坛敬请诸神、祖先,唱请神曲,《盘王歌》祝贺房主吉祥平安。歌舞能霄达旦,异常热闹。 回页首 4、婚姻家庭 瑶族历史上也曾经历过群婚、血缘婚、对偶婚各个阶段,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婚姻礼俗。 瑶族头饰的变化,是男女青年成年的标志。男孩女孩到了15、6岁,便取下花帽开始包头帕,表示已经成年,可以寻偶。男子成年要行成年礼,即度戒。度戒须择吉日,请好度师,修搭巫台。度戒时,被度男子由度师引上巫台,度师念经求神,受度人与度师各端清水一碗,各执火捻一条,随度师发誓:“不放火,……不奸妇拐妇……。”誓毕,掷火捻于碗水中,意即若违誓言,与火捻同命运。然后,度师指定9个成年人抬一张藤网,放上被盖,站于巫台下。度师叫“度下来!”被度者便双手围膝,从巫台上滚下来,即“度过来”了。男子受度后,才能得到宗教的保护,取得恋爱的权力。 瑶族男女青年婚前社交较自由,常在节日通过对歌选择意中人。有的地方盛行春节时村寨间集体对歌,在村寨附近,男女各站一方,中间保持一定距离。对歌中若双方情投意合,互换礼物作定情物。富宁县一带的瑶族青年男女是通过“抛花包”来传递感情,寻求伴侣的。“抛花包”一般在春节时举行。花包用红、黄、白、蓝四种颜色布拼缝而成,内装玉米,男女各站一方,相距一丈远,互相对掷,往返循环。 瑶族青年婚前社交虽然自由,但习惯约束严格,若婚前发生性关系,将受社会歧视或受罚。 瑶族青年恋爱自由,但从订婚到结婚全由父母包办,无父母的由兄嫂、叔伯包办,一般要根据“合婚书”择定配偶,即先推算八字,确定是否可以合婚。男方选中对象后,便上女方父母家,先递上一锅烟,说明来意,称“面烟”。有的地方则送茶或钱。女方父母若同意便不再退回礼物。以后,双方父母商量订婚日期。订婚时,要请男性媒人2人作中间人,男方要带上鸡、酒招待女方父母及亲友。付订婚金。订婚时儿女保密,到结婚前夕才由老人出面说明。这种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确定的婚姻,有时会使一些对歌相好的情人不能结为终身伴侣而造成悲剧。新成立后,包办婚姻大为减少。
有浙江丽水云和梯田攻略吗
▲去看看浙江丽水市的云和梯田说到最美的梯田,许多人会说是云和梯田。我去过很多梯田,客观地说,即使不是所有人都认同云和梯田是最美梯田,那么它也绝对是最美的梯田之一,而且是独具江南稻作梯田韵味的一处美景。浙江省丽水市云和梯田,位于丽水市云和县的崇头镇,梯田最早开发于初唐时期,兴盛于元、明时期,距今已有千年以上的历史。云和梯田具有体量大、震撼力强、四季景观独特的特点,是我国华东地区最大的梯田群,也被许多媒体称为“最美梯田”。云和梯田分为“白银谷”片区和“云中别舍”片区。白银谷片区规模大、设有观景台,游览花的时间比较多。最好是从七星墩观景台开始游览,一路向下走到坑根石寨;云中别舍片区是观日出的好地方,“日出云海”很壮观。(详见后图。图1为游览图,图2是白银谷片区,图3是云中别舍片区。)云和梯田处在山水环绕之间,梯田、山村、溪流、云海、竹海交织成景,更加显得秀美而独具神韵。云和梯田如同一位四季美人:春穿花衫,水满田畴;夏披绿纱,禾海荡漾;秋着红装,金穗漫山;冬裹银装,雪染山峦。年复一年,这里的人们四季耕耘,这里的流水千年不竭,这里的风景轮回变幻。这里农人的先祖聪明而勤劳,他们用镐头、锄头和汗水,伐去山上的灌木与荆棘,挖去乱石、拣尽杂砾,在高低错落的山坡上,积年累月、日复一日,才一小块、一小快的开垦出层层叠叠的梯田。一代代人超越千年的艰辛开垦,才构筑了今天的云和梯田美景;一代代人付出了生命的接力,才使得这样的农耕传承至今。希望云和梯田这独特的农耕文化和独特的景致,能继续代代传承下去。来云和梯田看一看,春夏秋冬四季,这里的梯田轮回展示着不同的风景,每一季都是那么独特,那么秀美,那么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