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平安京斩杀线_李嗣业搏斗,唐肃宗借兵回纥,香积寺决

2024-09-20 05:29:22
决战平安京斩杀线

李嗣业搏斗,唐肃宗借兵回纥,香积寺决

“安史之乱”是李唐由盛而衰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由于唐太宗、唐高宗时期的开疆拓土,使得唐朝的疆域领土大大增加。到了唐玄宗时期,为了加强对边疆控制,设置了节度使来管理。这就让节度使既掌控了地方行政、经济、土地人口资源,还手握兵权在手,形成了地方割据,也成了促成“安史之乱”的重要基础前提。

唐朝经历了诸多盛世,进入了空前富庶、强盛时期。到了唐玄宗时期,由于唐玄宗对杨贵妃的宠幸,使得杨氏一族在朝中的权力日益壮大。而唐玄宗本人则沉迷于声色犬马享乐之中,朝政大权几乎全都落入杨氏一族手中,这导致了唐朝最高统治集团的加速。从而使得经济、阶级矛盾日益增长。

唐朝中央统治集团专注享乐奢华,而地方军阀势力则不断扩大。这种不平衡的状态随着时间日益明显,最终导致了以安禄山、史思明二人为首的地方军阀举兵反叛。

当时的安禄山和史思明兵多将广,军事实力甚至超过了唐朝,叛军很快便攻占了洛阳。然而此时的唐玄宗依然听信宰相杨国忠,利令智昏之下错误的斩杀了高仙芝和封长清两员能征善战、作战经验丰富的大将,最终不但潼关失守,连长安都沦陷了。

基于以上的前提背景之下,在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夺位谋杀后,时任帝位的唐肃宗决定长安。唐肃宗令元帅广平王李俶、副元帅郭子仪率兵15万,并借回纥骑兵4000,号称20万,向长安推进。进至长安城西香积寺北、沣水以东地区,直至兵逼安军阵前,遭到了安军的全力反击。要看唐军就要抵抗不住,溃败之际,李嗣业挺身而出。高喊:“今日不以身饵敌,军无遗矣”。他脱去战袍,坦胸露怀,手持长刀,立于阵前,大呼奋击,叛军当其刀者,人马俱碎,连杀数十人之后,唐军方稳住了阵脚,同时也鼓舞振奋了士气。最终联合回纥骑兵,大败安军,夺回了长安。

这一战被称为“收复长安之战”,又被称为“香积寺之战”。这一战的意义重大,是唐军反击叛军的转折之战。也是从这一战开始,唐军从一败再败转为了战略相持阶段,也为后来的成功叛乱奠定了基础。

我是月关略萌,专注历史领域,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仅供参考。感谢大家阅读点评,欢迎点赞和关注。

颜良文丑究竟有多厉害

颜良,文丑两位河北名将,可以竞争三国“最强龙套”的荣誉。若论武艺,颜良文丑二人绝对不弱于所谓的五虎上将;但论出场表现,又实在是与自己的名气不符,最终沦为关二爷成名之路上的垫脚石,因此将其称为“龙套”。

颜良和文丑之武艺之高,绝对超出一般人之想象。这二人之名最初是在汜水关华雄进犯之时出现。当时董卓面对十八路诸侯联军,采取先发制人的策略,派自己帐下的大将华雄为先锋向诸侯联军出手。华雄不愧为西凉猛将,一出手便击溃了诸侯联军的先锋孙坚孙文台,并一刀劈了孙坚帐下四大名将之一的祖茂。挫败孙坚后,华雄直抵汜水关,各路诸侯纷纷派出帐下最可靠的将领出战,结果无一人在华雄手下走得了十个回合,甚至闹出了“吾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这般笑话。面对一筹莫展的局势,身为盟主的袁绍感叹道:

可惜吾上将颜良文丑未至,若得一人在此,何惧华雄?

袁绍此人虽然刚愎自用,但也颇能识才,再不济,袁绍至少能看得出自己手下的人是几斤几两。因此,袁绍说出这一番话,固然有向诸侯的成分:华雄如此厉害,但绝对比不过我帐下的颜良文丑,所以你们这些诸侯都乖乖听话,别整其他幺蛾子;但另一方面,这也未尝不是实话。

袁绍巅峰时期,手下有四大名将,分别为颜良文丑,张郃高览,这四大名将并称为河北四柱,且各个都不是省油的灯(非贬义)。以最没有存在高览为例,居然能与曹营第一猛将许褚大战三十回合而丝毫不落下风,由此观之,河北四柱的整体实力是胜过曹营那一众武将的。而张郃自不必说,在投靠曹操之后入五子良将之列,多年之后,前三国时代的名将纷纷凋零,年近古稀的张郃居然成为了三国第一名将,给诸葛亮的北伐造成了不小的麻烦。但即便是实力如此不俗的张郃高览,也只得屈居颜良文丑之下,且丝毫没有怨言。如此一对比,不难看出颜良文丑的实力之强。

当然,颜良文丑正面作战场面虽少得可怜,但含金量都相当之高。颜良在白马一战中,连斩曾经吕布帐下八虎之二宋宪魏续,且都可以说是秒杀,之后面对徐晃的挑战,二十回合便大败之,徐晃狼狈逃回本阵,曹营将领见颜良如此勇猛,居然无一敢于出战;而文丑曾经与初出茅庐的赵子龙交战六七十回合不分胜负,同时在后来与徐晃交战之中也击败了徐晃。击败徐晃是个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因为徐晃曾经与许褚交战五十回合丝毫不落下风,但却分别被颜良和文丑在二十回合之内完败,可见,颜良文丑的实力是百分之百在许褚之上的。

但无奈,主角的光芒不能被两个龙套遮盖,颜良文丑两个河北名将,最终在没有来得及发挥实力的情况下被关二爷结果了性命,可谓悲催之至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李嗣业搏斗,唐肃宗借兵回纥,香积寺决

相关文章